上周,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爱调研和民意中国网对200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,46.8%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的“抗战神剧”歪曲历史,缺乏基本的历史观。45.6%受访者担心“抗战神剧”会让青少年对抗战史产生误解。出现粗制滥造的“抗战神剧”,75.0%受访者认为审片部门最应该被追责。(《中国青年报》8月31日)
空独家解析时下,为了迎接抗战70周年,很多抗战剧也充斥着各大荧屏,而之所以,别人们称之为“抗战神剧”,是因为现在的“抗战神剧”歪曲历史,缺乏基本的历史观,显然这是对观众智商赤裸裸的侮辱。我们不禁要问,如此荒诞情节,审查者何以视而不见,审查底线到底在哪里?
虽然,在当前的法律体系中,并没有专门针对抗战剧审查的相关规定,其最基本的遵循是《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》和《电影审查规定》。但作为“手撕鬼子”“裤裆藏雷”这样的雷人情节,无疑会使抗战历史在“神剧”化的过程中失真、走样。
2013年,央视《新闻1+1》盘点一系列雷人抗日剧后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采取了一些整治行动,也使得在短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,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“抗战神剧”的反弹,反而出现更雷的剧情!
说到底,“神剧”的频出,反应了价值观在市场利益前被扭曲。为了收录率可以游走在道德边缘,而要彻底终结“抗战神剧”,就要做到实事求是,我相信,用审查底线终结“抗战神剧”,既是对抗战胜利70周年很好的纪念,也是让抗战历史得以真实传承的需要,更是正确的价值导向的需要。